奇闻异事之《中国第一灵异湖泊》3-凯发全站app
连载(三)完结
首先出台的就是漩涡说,他们的意思呢就是不是有什么手段或者水底的龙王制造了这么多沉船事故和怪异现象。是因为水流湍急,水下漩涡众多造成的,就像我们开头介绍的鄱阳湖,是一个袋子的形状,带口接着长江长而狭窄,大约有24公里。最宽的地方有15公里,最窄的只有三公里,水深接近30米。于十层楼高。袋口这一部分的是属于鄱阳湖的北面水域。袋身这一部分是鄱阳河的南面水域,它就广而平坦连接着赣江,抚河、信江、饶河等等支流。
漩涡
老爷庙水域附近有两座岛,一座叫松门山岛,还有一座叫小矶山,这两座岛刚好把鄱阳湖分成了袋身和袋颈这两部分。老爷庙三角区域属于北面水域,在袋颈的位置,长江来的水流到了这个位置冲击到湖岸上,要产生一个反弹,然后再转一个角度,才能流入南面湖区的带身部分。鄱阳湖的南部水流平缓,水流速度在0.3米/秒以下,但是这个老爷庙附近。他的流速在1.54米/秒,就快多了。
到了汛期水流湍急的时候湖面狭窄的地区水流速可以增加到每秒三米以上,漩涡说的解释是这样,因为鄱阳湖的几大支流还有长江同时在老爷庙水域附近交汇,所以这里就水流湍急,水底漩涡不断。
但是呢,仔细看一看地图就会发现大部分河流其实是在南面的湖区注入鄱阳湖,被松门岛和小积山两座岛屿隔开以后,这些支流和北面湖区的旋涡其实应该是没有。所以漩涡到底是怎么形成的,甚至水底到底有没有漩涡,其实还没有定论。
口袋形状的鄱阳湖
1985年,陕西省气象局曾经在老爷庙附近。设立了三座气象观察站,进行了一年的观测,收集了20多万组气象数据,最后给出的结论是,老爷庙附近水域是江西省一个少有的大风区,这里最大风力可以达到16级,风速能达到200公里每小时,所以这突如其来的大风就会让撞上的船只船毁人亡了,听着呢也挺有道理,但是你仔细品味品味,就会发现有点不合理。
首先,这个16级。是什么概念?根据2001年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手册,风力12级以上就被称之为飓风了。手册上的最高风力是多少呢?就到17级12级以上的飓风,你在内陆是看不到只有海边才有,而16级的飓风了,一般还伴随着海啸,所以16级这个数据未必靠谱!
飓风
迄今为止最真实的观测数据是来自于2020年7月份发表的一篇科技论文所引用观测。文中说最高风速数是每秒钟31米,也就是每小时111.6公里。大约是11级大风。所以老爷庙附近偶然会出现怪异的大风,这个事的确不假,只不过没有16级那么大。后来有人尝试解释,原因是出在老爷庙水域北面的庐山山脉,庐山山脉离老爷庙水道大约五公里左右。走向和老爷庙水道平行,当北风吹来时,气流从长江南下,正好遇到庐山,气流就会在他前进的方向被压缩,而老爷庙它所处的地形啊正好是一个上大下小的锥形体。风就一直往这个锥形体的入口处灌,老爷庙就处在入口最狭窄处,所以风速就在老爷庙这个地方达到了极高点。这在科学上叫做峡管效应。
峡管效应
这样就狂风怒吼,波浪在风的作用下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如果这个时候刚好有船只经过,倒霉催的,就会感到怪风扑面而来。浪头掀起来、船毁人亡。劫后余生的人会在恐惧和情绪的作用歪曲了记忆,就以为自己遇上了水怪。再加上小说家的添油加醋由此,鄱阳湖水怪就名声大噪了。
这个解释听着很有道理,但是杠精们又发话了。这个锥形的地形不止一处,就在老爷庙不远的地方,也有不少锥形体。怎么就没有第二个老爷庙呢?另外有一个问题很让人费解。发生了这么多起沉船,那这些残骸在哪?应该在在湖底吧?可是2022年7月鄱阳湖大旱,水域骤减,老爷庙附近也有很多湖底漏出来了,可是却没有人发现有沉船的残骸,难到他们都去了平行宇宙吗?
干涸后的鄱阳湖
沉船在历史上确实发生了多次,这是铁定的,燕过留声,那好歹你在图片上能够看到点什么端倪吧,但是大家仔细的找,确实没有看到任何异常,就在一张一张的卫星图片,和航拍的照片里。只看到了干涸的湖床,还有滩涂淤泥,于是有人猜测了,是不是因为湖底的淤泥太厚,把船体的残骸都埋起来了呢,但是这只是猜测,需要实地考察才能出结果。虽然没有发现残骸,但是也没有发现水怪的身影,所以这到底算辟谣了呢。还是增加了悬疑的色彩了!,这就有点说不清了。
总结一下关于鄱阳湖老爷庙的种种怪异现象,以及水怪传说,在科学上还是没有很完美的解释,所以说鄱阳湖水怪传说和鄱阳湖小龙君的神话故事仍然拥有大批的忠诚的粉丝。所以,湖边生活的人们在出湖之前,按照习惯,还得去老爷庙祭拜,请龙王爷或者鼋将军高抬贵手、保我平安吧!
本站所有信息内容为互联网收集,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有侵权或错误请联系本站删除或修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vvv.xiyic.com/dast/article_add.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