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30个孩子全部溺亡!教育部紧急通知:暑期严防溺水!-凯发全站app
暑假还未过半,噩耗频频传来!
7月17日,山东泰安。
有一父亲带儿子下水游泳,儿子不慎溺亡。
同样是7月17日,郑州黄河花园口附近。
一名儿童在河边玩耍时,不幸溺水失踪。
目前搜救还在进行中,但基本生还概率为零。
7月15日,陕西咸阳。
一名年仅12岁的男孩和7个同伴外出游泳。
男孩因为捡鞋子,不慎落水溺亡。
……
仅6、7月以来,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30个孩子不幸溺亡。
溺水悲剧,敲响暑期安全警钟——
禁止孩子到水边玩耍!
禁止孩子私自或结伴游泳!
禁止孩子下水捡拾物品、盲目下水救人!
日前,教育部紧急发布通知:学校放假,学生安全工作不放假!
特别强调了学生暑期不要私自下水游泳等问题。
严防溺水!严防溺水!!严防溺水!!!
重要的事说三遍!
这堂防溺水安全教育课,请老师转发给所有家长和学生。
【孩子篇】
谨防溺水,远离危险
暑期孩子安全问题屡有发生,溺水占了一半。
据相关数据统计:7、8月是溺水的多发季,约占全年的32%。
防溺水,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让孩子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
〖避开溺水高危行为〗
1.请勿靠近有安全警示牌的水域。
2.不要到野外开放水域玩水、游泳。
3.不要到河边、池塘边洗手、捡物品等。
具体要做到:防溺水“六不”↓
〖防溺水“两会”内容〗
1.会基本的自救技能。
2.会基本的他救措施。
〖中小学生防溺水童谣〗
【家长篇】
加强监护,严防溺水
孩子的暑期安全,家长负有首要监护责任。
严防溺水,家长应落实监护责任。
家长监护到位,才是最佳武器。
〖加强孩子监护〗
1.知去向、知内容、知同伴、知归时。
2.孩子要由成人监管,不能交给未成年人。
3.由老人看护孩子的,要时刻保持有效联系。
〖隔离孩子和危险水体〗
1.家中:脸盆、浴缸、水缸、水井等。
2.户外:水坑、泳池、水上乐园等。
3.野外:池塘、江河、湖溪、大海等。
〖加强孩子安全教育〗
1.告知孩子应在大人的看管下参加水上活动。
2.提醒孩子遇到他人溺水,切记别盲目施救。
3.预防溺水需以身作则,家长不带孩子野泳。
【自救篇】
不慎溺水,科学自救
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可能发生溺水。
溺水是一种危险情况,学会自救很关键。
以下是一些不慎溺水时的正确自救方法:
〖溺水自救三不要〗
1.不要慌张:保持镇静。
2.不要挣扎:放松全身。
3.不要大口用嘴呼吸:应用嘴吸气用鼻呼气。
〖溺水自救三大基本姿势〗
1.踩水
做蛙泳腿的蹬踩,双手配合腿的节奏。
频率稍快,使头部和口鼻尽快露出水面。
2.仰漂
双手双脚放于水中,保持平衡。
人往后仰,口鼻浮出水面,缓慢换气。
3.水母漂
缩头,双手抱住膝盖,膝靠着胸。
这样就可以像水母一样漂起来。
注意以下三点:
1.自救过程中,要迅速扔掉身上重物。
2.尽量靠近岸边,或抓住周围漂浮物。
3.有人施救主动配合,勿抓、抱住救援人员。
【他救篇】
有人溺水,正确施救
“看到有人落水,第一时间就会跳下去……”
当一个人做出这种决定时,往往不知道自己即将面临什么。
生活中溺水悲剧频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救人溺亡。
见义勇为值得敬佩,但见义智为才是上策。
〖溺水施救掌握三要点〗
1.要保持冷静,量力而行。
2.要确保自身安全,别贸然下水施救。
3.要懂得智救,牢记会游泳≠会施救。
〖谨记溺水施救三原则〗
1.岸上优于下水。
2.器具优于徒手。
3.团队优于个人。
〖溺水者上岸后的急救方法〗
1.清理口鼻通气道。
2.脱下湿衣防低温。
3.人工呼吸待救援。
具体方法如下↓
【暑期安全篇】
预防溺水,人人有责
7月18日,山东德州。
一男子呵斥两名靠近河边的男孩,让他们远离河道。
“再看见你们在水边,砸断你们的腿。”
话虽狠,但做的却是最暖心的事。
守护孩子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只有多方发力,才能让溺水悲剧离孩子越来越远。
〖防溺水,孩子牢记于心〗
“野泳”要不得,不做“孤泳者”!
自身安全第一,溺水施救应见义“智”为!
〖防溺水,家长莫忘职责〗
承担起监护责任,时刻掌握孩子动向!
加强安全教育,教育孩子做到防溺水“六不”!
〖防溺水,我们共同行动〗
发现水库等有安全隐患,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发现孩子在危险水域玩耍、游泳时,请及时劝阻!
孩子的安全,需要你我的守护。
生命只有一次,远离溺水危险 。
本站所有信息内容为互联网收集,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有侵权或错误请联系本站删除或修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vvv.xiyic.com/dast/article_add.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