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最恶心的小说剧情是什么?-凯发全站app

我要说的这个小说内容,恶心到给我留下严重的阴影——对日本男作家的阴影。好吧,限定得再严谨一点,是对日本男性作家的阴影,我发誓再也不看这个群体的相关书籍,免得又给自己恶心到了。

到底是什么内容这么恶心呢?准确来说,这不是一本小说,而是。作为一个类小说爱好者,某天晚上闲来无事打开我的kindle,浏览了一下当月的免费读,发现有一本悬疑类的小说《zoo》,作者是日本作家(喜欢他的读者不要喷我,我只是觉得小说内容很恶心),于是我火速下载开始阅读。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好几篇小故事。第一篇,的故事,一个备受宠爱另一个备受虐待,我就纳了闷了明明长得一样也是同一对爹妈,why?因为风格非常,看的过程里我一直在想怎么还不揭示原因?有大招?结果最后结局来得猝不及防,然后就...没了。我真的一万个问号。后面一篇或许会好一点,我这样想着翻到第二篇,事实证明我这个时候应该做的是——快跑!!

第二篇,就是与今天的主题相关的一篇小故事——恶心的小说剧情。刚开始看还觉得嗯终于进入悬疑模式了,搓手手!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还是那个问题,why???这个故事简单来说就是——一对姐弟在大街上突然被人掳走,醒来的时候已经在一间很窄的小屋子里了,四面都是封闭的,唯一与外界有一点关联的就是一个每天飘着各种人体组织的小水沟贯穿于这间屋子(?)。经过身材矮小的弟弟在水沟里上下求索(?),二人发现原来一共有七个屋子,每个屋子关押着一个年轻女孩,杀手按照周一到周日的顺序给屋子排序,每天杀掉一个女孩并且将尸体肢解,每杀完一个人,杀手就会补充新的女孩到空出来的屋子里(??)明白了来龙去脉的姐弟计算出了杀手要对他们下手的日子,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计划就是...姐姐准备牺牲自己,等杀手进来的时候让弟弟躲在水沟里,姐姐假装将弟弟护在身后引到墙角,弟弟趁机溜到门外,把姐姐和杀手锁在里面。计划还真成功了,姐姐被电锯哗啦啦锯成碎片了,弟弟把其他女孩子放出来,告诉其他女孩子姐姐就是打算牺牲自己的,大家不必救她不要浪费她的牺牲balabala(????)。好家伙,所以——

为什么你们大马路上逛街也能被两个人一起被掳走?什么手法?为什么这个杀手要做这样的事情?这些屋子的选址是怎么确定的?如何建造的?死了这么些人没一个家属报警还能源源不断给他抓人进来?为什么非得牺牲姐姐,你们不都知道了杀手进来的时刻,那两个人在门打开的那一刻一起溜掉然后去报警不就好了?总之关于悬疑的问题是一个没回答,通篇在渲染恐怖氛围,对杀手用电锯直接把人聚成碎片的描写倒是蛮详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我真的不懂,日本人的脑回路。

看完这篇故事的最后一个字,我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恶心。

首先,缺乏逻辑性。一个合格的,不论给故事背景的篇幅是长是短,总是要有一定处理的。有些作者会延伸到社会啦人性啦这样的深度,有些作者就是一笔带过给读者介绍一下,但像这样完全没头没尾,没有任何前因后果的杀人事件真的只是给读者添堵。

其次,意识浓厚。所有被害人都是年轻女性,作者结局让弟弟逃生的时候也采取了牺牲姐姐的设计——这样的设定本身有问题吗?倒也没什么问题,毕竟现实世界里多个女性被某杀手戕害的案例也很多。问题就在于——作者对这种设定的态度。故事里每一个被抓进来的女孩子都轻易接受了这种命运,在和弟弟对话的时候没有一点对这件事本身的质疑。

后面姐弟两的计划是让姐姐牺牲,对于这种牺牲,对于这种牺牲作者的态度不是痛苦不是纠结,而是以一种温情的形式表现出来,换句话说是持支持态度。在这篇故事里,弟弟这个角色其实代表了作者本人的视角,因为这个角色可以在水沟里游来游去,和每一个角色对话,一定程度上是拥有“”的。故事的结局弟弟在那里看着姐姐留下的手表感慨,尽管有人觉得很感动,但我还是被这种“克制”“冷静”下暗藏的冷漠恶心到了。

在他的笔下,这些女孩子被莫名关押起来,被告知将在几天内以十分痛苦的方式死去,但这些角色仍然保持着“温柔”,这就是作者对女性的态度,或者是作者对女性的幻想。这些角色就像是一个个人偶,没有生命力,只是竭力地维持着他想象中女性应该有的样子——无论何时都温柔克制,并且愿意牺牲。

他是作者,在他的笔下他当然有权利塑造自己喜欢的样子,只是这种宛如人偶的完美样子实在是让身为女性的我感到可怕。联系到日本女性地位之低以及他们对的执念,厌女恐怕已经刻在许多日本男人的骨子里了,作家也不例外,所以写作时潜意识里不会正视女性作为一个人对死亡的恐惧和对莫名被害的愤怒,只是塑造出一个他心中理想的优雅受害者形象。

前不久杭州有个女孩子造谣杭州出现了一个敲门杀手,说女生单独在屋子里的时候他就疯狂敲门,一开门就砍人,一个开了门的被砍死了,一个坚决没开门的女生逃过一劫——说得绘声绘色的,最后发现是在造谣,被拘留了。这个谣言让我想到这篇小说——无来由地针对某一个群体制造恐怖氛围,把女性塑造成的形象,一个软弱温顺的存在,而不是作为一个有欲望会恐惧会失态的人。只是一个写成了小说一个是在现实中造谣而已,但给人的不适感如出一辙。

最后,看着看着我觉得这个小说怎么那么眼熟,忽然意识到我小时候在超市卖书的地方看到过这本书,当时的我就记得七个屋子,估计看到结局的时候作为一个小学生也是一万个问号吧,这种模糊的记忆和现实交叠的感觉,让它的恶心程度更上一层楼了啊!(好吧,这是我自己的锅)

看完之后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一些日本悬疑作品,看的时候也是有那么一些时刻觉得奇奇怪怪,例如《占星术杀人事件》里将每个人身体的一部分组成为另一个整体这种设定...但是因为有逻辑框架的存在,虽然奇奇怪怪但至少不会让人看了生气。唯一让我想起来觉得没有奇怪感觉的是松本清张的《富士山禁恋》,或许因为比起悬疑这本书更多地展现了社会风情。

总之,《zoo》的存在让我彻底认识到日本悬疑男作家的脑回路是很难让我接受的,发誓这个群体的书籍我再也不看。至于女作家,我暂时还真没看过日本悬疑女作家的作品,等我有机会看到再决定要不要拉入黑名单吧。

总之一句话,文化不同,不必强融。

不过,各花入个眼,很多人觉得这本小说集让人很感动,以上仅是我个人的看法,大家开心就好~

本站所有信息内容为互联网收集,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有侵权或错误请联系本站删除或修改。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vvv.xiyic.com/dast/article_add.php

网站地图